【暑期科技服务】筑梦乡村诗词文化教育
时间:2023-08-28 09:19:00 访问量:
中华古诗词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作为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不仅将汉语言文字之美引向极致,也将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蕴籍其中。8月24日,万搏平台万搏(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第八届研究生“青春在路上”暑期科技服务团走进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韶峰学校,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主题的暑期科技服务,以古诗词为引线,穿插在诗词课、音乐课、手工课中,进入乡村学校渗透传统诗词文化。
成员们一到达韶峰学校,便开始对学校授课教室进行布置,商讨和确认好各自具体分工和相关注意事项。随后讲课老师对多媒体设备进行熟悉和磨课试讲,其他成员便走访当地乡村,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实地考察孩子学习诗词的教育现实困扰。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教室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古诗词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更富有兴趣地学习诗歌,老师通过“看图猜诗”的互动小游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意象,既回顾了之前学习过的经典诗词,又使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接着,老师又通过个别学生读、全班齐读、男女分读、音频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词中的画面意象。再通过环环紧扣的巧妙提问和对意象的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作者在文字间传递的思想感情,有效营造出“经典润心灵”的教学氛围,达到了让学生领略中华经典诗词独特魅力的目的。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美不胜收。古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不仅对古诗词的内容、题材、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古诗词的生成、传播以及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节诗词课将《渔歌子》这首诗词与音乐相融合,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音乐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起桥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欣赏、学唱《渔歌子》,让学生树立对经典文化的传承意识,继承并弘扬了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让经典永流传。
一把小剪刀、一双小巧手,在手指的运转裁剪中,动静结合,伴随着剪刀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一幅幅《渔歌子》作品逐渐成型。《渔歌子》中的西塞山、白鹭、桃花等景物,经过巧妙的组合,使得诗与画结合成一幅幅具有诗词意境的江南水乡图。这些丰富多彩的彩纸在孩子们的巧手下,通过剪贴、添画、装饰等多种形式,立刻变成了一幅幅精美奇特的作品。
课后,五一班学生刘依贝学生兴奋地说:“之前只知道古诗词能在语文课里面朗读背诵学习,没想到也能在音乐课一起吟唱,还能在剪贴画课里将一个个意象组成一副唯美的画,在动手的过程让我更加对诗词感兴趣了,也很感谢细心的督学老师在我旁边一直耐心指导。”紧接着,韶峰学校老师们跟团队成员也开始了教学交流座谈会,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结合多年来的课堂实战经验,对讲课教师的上课表现逐一进行点评。其中,语文教研老师表示:“诗词讲解课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初步充分地感受了诗歌内容。由诗中画到诗中人,层层递进的教学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建议诗词课老师对板书中的笔画笔顺等方面的语文基本功要继续多加锤炼。”美术教研老师表示:“在音乐课上还可以努力创新多样的吟唱形式,让学生可以投入于更加自由轻松的氛围。手工课上对色彩的搭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讲解,对剪贴的图形制作过程要仔细示范。”
本次暑期科技服务内容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将语文诗词课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发扬学生创新精神。秉承“用艺术点亮梦想,用爱心传播希望”理念,让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合作与分享,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特色作品,深刻领会古诗词的真谛与奥妙。在这场爱心的长跑中,团队成员和韶峰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最后,韶峰学校刘校长表示,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将这种教育理念和精神传承发扬,丰富乡村学校诗词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课堂教学,为乡村教育提质增效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字编辑:肖立英 田霖 景璇
指导老师:李学 王超群
图片:米文瑶
一审:赵华
二审:罗振军
三审:曾志东